1. 迎新活动

简介「共创明"Teen"计划」(「计划」)的目的(一节)

  • 帮助学生、友师和家长了解「计划」的目的
  • 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友师和相关营办机构
  • 协助学员、友师和家长进行「计划」前的评估

2. 训练课程

学员

基础训练(必修):

  • 人生规划 (一节)

    1. 订立个人发展目标
    2. 了解如何运用启动资金和奖学金去实践个人发展规划
  • 能力提升 (一节)

    1. 加强自我认识(包括个人长处、性格和兴趣)和动力
    2. 提高学员的积极性、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
  • 理财规划(一节)

    1. 培养理财观念和技巧,从而实践个人发展规划

基础训练—选修活动例子:

  • 英文能力提升(读、写、听、说能力)
  • 中文能力提升(读、写、听、说能力)
  • 兴趣培养(体育、乐器、艺术)
  • 社交礼仪(如餐桌礼仪)
  • 升学指导
  • 身心健康指导与支持

友师

认识青少年和掌握友师的角色和技巧(一节)

  1. 简介青少年的特点,包括他们(尤其是来自弱势社群的初中生)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
  2. 解释「计划」下友师的角色,以及友师为学员安排工作影子机会、经验分享及其他互动活动须注意的事项,提供建议
  3. 提供关于指导学员的培训,尤其是目标设定和理财规划方面

家长/监护人

亲子沟通技巧(一节)

  1. 加强沟通、情绪支持技巧和亲职的技巧
  2. 鼓励父母参与子女的人生规划和理财规划

3. 友师与学员互动环节(不少于十二节)

  • 面对面互动交流,包括工作场所参观,以达致以下目的:

    1. 协助学员订立涵盖具体目标的个人发展规划,并订立理财 规划,从而达到具体目标;
    2. 积极倾听学员所需,给予他们时间和指导,让他们探索解决方案;以及
    3. 与学员分享人生经验,并安排参观工作场所(兼备工作影子元素),帮助学员扩阔视野,以及邀请他们参加其他活动,从而扩阔他们的社交网络。
  • 参加评估和基础训练活动,以达致以下目的:

    1. 进行「计划」前学员的评估 [见第1项]
    2. 通过友师与学员共同参加基础训练活动,就双方期望建立共识 [见第 2 项]
    3. 巩固友师与学员之间的学习经验和关系;以及
    4. 进行计划后对学员的成效评估
  • 共同参与团体活动 [见第4项]

  • 共同参与毕业典礼 [见第5项]

  • 透过电话或社交媒体联系和互动

4. 团体活动

  • 类别

    1. 到访不同行业的私营机构,并与管理层交流,例如:
      • 主要传统企业;
      • 新兴企业;以及
      • 香港本地品牌企业
    2. 参观政府、公营机构、公用事业等设施,例如:
      • 天文台、民航处总部;
      • 科学园、数码港、生产力局;
      •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;
      • 精英运动员的训练设施;
      • 港铁设施;
      • 机场设施;
      • 电力供应设施;以及
      • 纪律部队设施
    3. 参加特色体验活动(例如飞行体验)
    4. 参与义工服务

5. 毕业典礼及扩阔社交网络

  • 毕业典礼

    1. 表扬所有参加者,包括赞助机构、学员和他们的友师
    2. 向每位成功完成计划的学员颁发5,000元的奖学金
  • 扩阔社交网络

    1. 成立「校友会」,维持并扩展学员和友师之间建立的社交网络和 相互支持
    2. 作为「毕业生」未来发展的资源小组